正常人腰椎骨密度变化——445例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测量分析A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正常人腰椎骨密度变化——445例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测量分析A
A提要分析了 445例正常人骨密度测量值,其中男性190人、女性255人,年龄 为10〜80岁。结果表明:男、女塍椎松质骨骨密度的峰值均在10〜19妒年龄组,女性 峰值不低于男性,并随年龄增长骨密度逐渐威少;女性骨密度变汜情况不同于美国女 性;女性骨丢失在40〜49岁年龄组后较为显著。认为在诸多影响骨丢失因素中,雌激 素变化可能是我国妇女骨量明显去失的最主要因素。
随着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骨质疏松症为老年人全 身性疾病[1],主要改变为体内骨矿含量持续性丢失.最终可导致骨折,因此早期发现体内骨矿 含量丢失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鉴于目前生化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体内骨量丢失情 况故骨密度t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测定已被公认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重要方法。腰 椎是骨质疏松症受累最早和最常见的部位,而腰椎的定量CTtquamitative CT,QCT)测量为 无创性骨密度测量方法之一.且可选择性地测量腰椎松质骨的BMD,是早期监测体内骨量丢 失的重要手段=本文报道应用QCT测量正常人腰椎骨密度的结果。
材料和方法
一、 对象选择北京地区1〇〜80岁男、女健康居民,除外内分泌代谢疾病及慢性病、特殊 服药、大手术、运动障碍、过度肥胖及体重过低者,其身高、体重均在正常范围[3]。所有对象均无 骨折史.经过严格筛选后,共445例进行QCT测量分析,其中男190人、女255人。
二、 测量方法 CT机为西德Siemens Somatom DR5机型.体模(phantom)为美国Image Analysis公司生产。具体方法为将体模置于受试者腰下与受试者同步扫描,根据定位像,扫描 线分别定位于第1、2、3、4腰椎椎体中间层面,扫描层面与椎体上下终板平行,层厚8 mm。测量 椎体松质骨时,感兴趣区避开椎体非松质骨结构及椎静脉入口无骨小梁区.选择在椎体横断面 的中部。上述4个椎体分别测量,并取其平均值,结果以mg/cm3表示。另选10例,分别在1周 内反复测量3次用以检测其重复性.结果以变异系数CV表示。
各年龄组脷量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分别计算其均数和标准差,有关各年龄组相互比 较均用f检验。44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8卷
结 果
10例重复性测量CV为1,74%。
男,女各年龄组例数、骨密度均值及其下降率等参数见表1。男、女不同年龄组骨密度均值 分布及变ft趋势见附图。因80〜89岁年龄钽仅1例,予以排除。从表1和附囝可见:男、女骨 密度峰值均在10〜19岁年龄组,男性峰值为185. lmg/cni\女性峰值为200. Zmg/cni^虽女 性峰值高于男性,但f检验结果表明两结无显著性差异。40〜49岁年龄组及其之前各年龄组 男、女BMD值比较显示.女性BMD值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而40〜49岁之后各年龄组女性 BMD值均低于同年龄组男性。
< 3>
QL'T-£ot maks
K-1S -3'' 40-4Q ri'; - 60 6"
(bf
■QCI-Jor k/r/jJrs
Fig
附图男、女各年聆组测量骨密度均值的年龄分布
The mean values of BMD against age-groups in menCa) and women(b)
BMD达峰值后至7〇〜79岁年龄组.男性和女性随年龄增长均逐渐下降5男性总下降率为 43,65%,平均总年下降率为0. 73%;与男性比较,女性BMD值下降明显,总下降率为 65. 15%,平均总年下降率为1.〇9%',尤其是40〜49岁之后各年龄组较前一年龄组BMD值下 降更为明显,且其BMD值与前一年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同美国类似测量结果⑷比较.本研究女性BMD峰值早于并且高于美国女性BMD峰值,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尸<0.001各对应的年龄组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40〜49岁年龄组 及其之前各年龄组女性BMD值均高于美国相应各年龄组,而40〜49岁之后各年龄组BMD
S期 正常人瞜椎骨密度变化——445例QCT测量分析
值均低于美国相应年龄组(■表2~)。
表1男、女各年龄组BMD测定结果
Table 1 The results of BMD in the age-groups for both males and females
|
|
|
Males |
|
|
|
Females |
|
Age-group n |
I? 士 j (mg/cm3 J |
Absolute decrement (mg/cms ) |
Decrement C D/n ) |
n |
5士 j 「mg/cm” |
Absolute decrement ^mg/rm3-) |
Decrement |
|
10 〜19 |
23 |
185. 1-34, 0 |
|
|
15 |
200. 2 土 33- 8 |
|
|
20 〜29 |
21 |
174- 1 土 32. 3 |
10, 96 |
5. 92 |
44 |
137、0士 29. *7 |
13. 17 |
6. I>8 |
30 〜39 |
28 |
155, 3士 24. 7 |
18. 77 |
10. 76" |
38 |
175. 6士21. 9 |
11. 4^ |
6, 10 |
40-49 |
2S |
148. 5 士 26. 1 |
6. 81 |
4-38 |
46 |
154, 0士27. 1 |
21. 54 |
1U7," |
50、5 9 |
|
129. 士23. 9 |
19, 4S |
13,12" |
51 |
116. 7士25,6 |
37-36 |
24- 26," |
60-6 & |
27 |
107. 9士3(j. 1 |
21. 14 |
15,38 一 |
36 |
92. 9士2&. 3 |
23, 78 |
20. 39""" |
70 〜79 |
29 |
104. 3士 3 3- 2 |
3. 55 |
3. 29 |
24 |
69. 8士20.1 |
23. 03 |
24- 80.. |
30 〜89 |
1 |
103. 1 |
|
|
1 |
50. 7 |
|
|
Total decrement ( % ) |
43. 65 |
|
|
|
65. IS |
|
||
Tota] decrement/a < D |
0. 73 |
|
|
|
1. 09 |
|
||
+■ F<^0. 05 f 碑碑 |
尸<0■ 01f * |
* 尸<0-001 |
|
|
|
|
|
|
|
|
表2 |
中国女性BMD值与美国女性mBMD值的比较 |
|
||||
|
Table 1 Comparison of BMD results in Chmese females with American females |
|||||||
|
|
|
Chinese |
|
|
American |
||
A^e-group |
|
|
:? 士 s |
|
n |
|
I? 士 j |
|
|
|
|
|
|
|
|
(tng/cm3 > |
|
|
10 〜19 |
|
15 |
2〇「九 2 士 33. S |
|
|
|
|
|
20 — 2*9 |
|
44 |
167. i]土 29. 7 |
|
41 |
|
16S- 7土 19- 2* ■ ■ |
|
30 〜39 |
|
38 |
175. 6土 21. 9 |
|
120 |
|
162- 9土25_ 9.. |
|
40 〜49 |
|
46 |
0士 27. 1 |
|
119 |
|
151. 3 士 28. 9 |
|
|
|
51 |
116. ■?土 26, 6 |
|
203 |
|
119, 5士27. 1 |
|
&0 - 6S |
|
36 |
92. 9士 29. 3 |
|
32 |
|
102. 6士 25, 6 |
|
70-79 |
|
24 |
69_ 士 20. 1 |
|
23 |
|
83_ 1 士23_ 2. |
+ F<0. 05; * » 尸<0-01; ♦ - * P<0. 001
讨 论
腰椎QCT测量对象为正常人群t故正常人群的筛选及确定至关重要。本研究除采用国 内、外一般的体检及病史询问等筛选方法外,还增加了 W腰椎侧位X线检査,用以除外椎体压 缩骨折,保证对正常人群BMD值测定的准确。本研究采用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5] 判定椎体骨折并将其除外,旨在使测量对象更趋正常人群=
松质骨的BMD测量可早斯反映其骨质丢失,这是因为松质骨的表面和体积比大,其代谢
412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8卷
转换率是皮质骨的8倍,因此QCT选择性地测量松质骨BMD,不仅可较早反映体内骨矿含量 变化,且可提高其鉴别脊椎骨折的敏感性,虽忪质骨的不均匀性及测量时受检者位置、操作者 的感兴趣区选择及机器等方面因素可影响QCT测量结果,但本资料中QCT测量的精确度为
I. 74%,与国外报道相似[6:„
Hamseti认为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取决于骨量的峰值及其后的骨丢和Kalen- der报道QCT测量腰椎松质骨BMD的峰值年龄多在20〜40岁〜_<:,国内有文献报道其测量 峰值多在20〜29岁[le_11],而本研究测量的人群范围略大,包括了]0〜]9岁年龄组.结果显示 峰值年龄在10〜19岁年龄组,较西方人提前,这考明我国人于青春期基本完成了松质骨的骨 量积累。另外,从峰值的骨量分析看,国外报道:^]男、女峰值均为150〜175 mg/cm3左右,国 内报道男、女峰值为175r8mg/cn^和188t〇mg/cm3[u:,而本研究男、女峰值分别为185. 1 mg/cm3和200. 2 mg/cm3.说明我国人峰值的骨量积累不仅不低于而且高于欧美人。虽本研究 女性峰值高于男性峰值,但统计学分析表明男、女峰值无显著性差异,这至少说明女性峰值不 低于男性,这对理解老年的骨丢失女性比男性明显是在绝经期之后更有帮助。
松质骨骨量达峰值后,随年龄增加骨量逐渐减少,其程度因性别和种族、营养、饮食、环境 等因素而异,虽国外有报道男性骨量一般高■于同年龄组的女性M,本研究结果则显示50岁之 前女性各年龄组的BMD值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而50岁之后 女性各年龄组的BMD值均低于男性且有显著性差异。国外还有报道W男性至70〜80岁时骨 量总下降率为40%,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女性至70〜80岁时骨量总下降率为50%,不如本 研究女性骨量下降明显。进一步观察提示,女性骨量下降主要是在50岁之后,即相当于绝经期 之后的各年龄组。这说明与男性相比,本研究中女性松质骨骨量积累并不缺乏,而可能是因为 峰值后,尤其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致骨量迅速丢失,使老年女性较男性更易患骨质疏 松〜]。至于50岁之前女性BMD值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于绝经后妇女骨丢失明显的有关问题,各国学者研究较多^与美国类似测量结果—比 较,本研究妇女瞹椎松质骨BMD峰值年龄早于美国女性,且峰值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CP<01) ;50岁之前各年龄组女性BMD值均高于同年龄组美国女性,而50岁之后却低于美国 相应年龄组=这预示本砰究老年女性骨密度较低并非先天骨量积累不足,或是其它营养、饮食 及环境因素所致,而主要是为峰值后尤其是绝经后的快速骨丢失而致,这与国内报道相 似[13]。本研究女性BMD下降比美国女性明显的原因有侍进一步研究和证实。基于上述观察结 果作者认为,预防绝经后骨廣疏松症,重点应放在绝经前后各年龄期,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系统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072875151
电话: 028-65830598 028-83190122
传真:028-67708638 QQ:110480527
网址:www.qctqct.cn
- 上一篇:中老年人椎体骨密度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 2022/4/2
- 下一篇: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 2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