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容积性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 测量研究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容积性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 测量研究
【摘要】目的应用容积性定量CT(vQCT)技术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DXA)仪测量绝经后妇 女腰椎容积性骨密度(BMD),评价2种检查方法区分骨质疏松伴椎体骨折与骨质疏松不伴骨折的差 异。方法选取绝经后妇女118名[平均年龄(62. 1 ±7.0)岁],按照所行胸腰椎X线平片检查结果 及腰椎DXA测量的参数[前后位BMD(AP-SPINE)]值分组,> 均值-1个标准差(i-b)为正常组、
元-h ~ i - 2S为骨量减少组、< h 2s不伴椎体骨折为骨质疏松组,〈丨-2S且有椎体骨折者为骨质疏 松伴骨折组,共4组。应用MSCT对L2 ~4椎体行横断面扫描和容积扫描,用配套定量CT( QCT)软 件经传统二维法测量椎体骨小梁BMD(2D-TRAB),另将容积扫描数据传输到ADW4. 2工作站行容积 再现及MPR处理,利用直方图功能测量三维(3D)容积性BMD,包括整体骨BMD(3D-INTGL)、皮质 骨 BMD(3D-C0RT)、小梁骨 BMD(3D-TRAB)。测量 CT 值分别为 60 HU、80 HU、100 HU、120 ~
400 HU的骨小梁容积比例,作为表观骨容量/总容量(APP BV/TV%)。对所获数据进行协方差分析 及相关分析,计算决定系数(圮)值。结果 2D-TRAB、3D-INTGL、3D-TRAB、APP60 BV/TV%、APP8。
BV/TV%、APPl00 BV/TV%、APPi20 BV/TV%各参数在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分别为(48. 8 ±
24. 9) mg/cm3、(94. 4 ± 20. 2) mg/cm3、(59. 3 ± 28. 0) mg/cm3、(56. 1 ± 22. 8 ) %、(43. 2 ± 22. 2) %、
(31.3±19.4)%、(21.3±15.6)%,明显低于骨质疏松组[分别为(74.9±21.0)1!1&/(:1113、(115.0±
14.3)mg/cm3、(82.0 ±23.7)mg/cm3、(75.2 ±16.8)%、(62.6 ±20.5)%、(48.8 ±21.7)%、(35.5 士
I. %]、骨量减少组[分别为(89.2 ± 23.8) mg/cm3、(126.9 ± 12.9)mg/cm3、(97.8 ±
2. mg/cm3、(85.1 ±13.7)%、(75.1 ±17.9)%、(62.8±20.9)%、(49.2±21.9) %]、正常组[分 别为(120. 6 ± 19. 4 ) mg/cm3、( 154. 0 ± 16. 3 ) mg/cm3、( 131. 1 ± 21. 1) mg/cm3、( 95. 6 ± 5. 3 ) %、
(91.4 ±8.7)%、(84. 7 ±12.4)%、(75.2 ± 15.5)%] 值均 <0.01。DXA 测量中 AP-SPINE 值在骨
质疏松伴骨折组[(〇. 84 ±0. 16) g/cm2]与骨质疏松组[(0. 85 ±0. 06) g/cm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在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AP-SPINE仅与3D-C0RT间有相关性(炉=
0. 189< 0. 01) ; APP60 BV/TV%、App80 BV/TV%、App100BV/TV%、App120 BV/TV% 与 3D-TRAB 或 2D-TRAB之有相关性(3D法:ft2值分别为0. 955、0. 951、0. 941、0. 912; 2D法:炉值分别为0. 912、
0.910、0.878、0.821;尸值均<0.01)。容积性BMD的测量精确度为0.70% ~2.25%。结论 vQCT 技术可区分骨质疏松及伴骨质疏松性骨折绝经后妇女骨量,能力高于DXA,其中整体骨BMD诊断严 重骨质疏松的效果最好;APP BV/TV%可反映骨质疏松者骨小梁丢失程度,预测骨折风险
目前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检查方法主要 有双能X线吸收测量(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和定量 CT (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DXA 经济、简便,辐射 量小,精确度高,以往被认为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 准。但DXA测得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值为扫描野内所有骨量的总和,且有受所测 部位骨径线、骨形态大小的影响等缺点。而QCT是 目前惟一可直接分别测量皮质骨和小梁骨的定量方 法[1]。〇1^1)13等[2]比较了上述几种测量方法对正 常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者之间的区分能力,显 示QCT的诊断效能最高,预测骨折风险的能力最 强。但QCT的测量精度较低,变异系数(CV)为 1.5% -2.0% [3],最高者达5.0% [4]。近年来推出 的容积性QCT( volumetric QCT,vQCT)可从真正意 义上测量容积性BMD (volumetric BMD,vBMD),可 选择性地测量小梁骨的BMD,并有望提高测量精 度[5],为准确地进行纵向研究及药物疗效的观察提 供了可行性[6]。笔者应用MSCT对不同程度骨质疏
松绝经后妇女腰椎进行vBMD测量,同时测量骨小 梁数量变化,并与其DXA测量值相比较,评价2种 方法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能力及测量精度;探 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阈值,为临床 诊断、预防及随访疗效提供可靠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受检者资料
选取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腰椎CT检查的 绝经后妇女118名,均行胸腰椎X线平片检查,以 提供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诊断依据,且根据12〜 4椎体的DXA检查结果分组[7]256: >均值-1个标 准差(*-h)为正常组j - L -2s为骨量减少
组,-2s不伴椎体骨折为骨质疏松组,-2s 伴有椎体骨折者为骨质疏松伴骨折组。所有受检者 均除外与骨代谢相关的疾病。各组受检者基本情况 见表1,其中1〇〇名同时应用DXA检查腰椎及股骨 近端BMD,18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未接受 DXA检查。所有受检者均知情、同意。
二、DXA及MSCT检查方法和参数
II. DXA 测量:DXA 设备采用 GE Lunar DPX-L 型设备,测量L2 ~ 4椎体前后位BMD值 (AP-SPINE)及股骨近端BMD值,单位为g/cm20
III. MSCT 测量:应用 GE Light Speed 16 型 MSCT 对U ~4椎体中部分别行轴面扫描,背部垫配套体 模(Image Analysis Inc, USA),扫描参数:120 kVp, 240 mAs,层厚 10 mm,F0V 320 mm x320 mm,用配 套QCT分析软件(QCT-5000™)测量12 ~4椎体骨 小梁 BMD 值(2D-TRAB),单位为 mg/cm30
另对12 ~4椎体范围及置于体后的体模进行容 积扫描,扫描参数:120 kVP,240 mAS,螺距
3. 375,扫描层厚 10 mm,F0V 320 mm x320 mm。将 容积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层厚1.25 mm、间隔
12. 6 mm、F0V 96 mm X 96 mm的轴面图像,传输到 ADW4. 2工作站进行VR及MPR重组,利用直方图 功能测量vBMD值(图1 ~6),包括整体骨BMD (3D-INTGL)、皮质骨 BMD ( 3D-C0RT)、小梁骨
BMD(3D-TRAB),单位为 mg/cm' 测量 3D-INTGL 时选取除横突以外的椎体成分;测量3D-C0RT时, 划定骨皮质边界下限CT值为400 HU;测量 3D-TRAB 时,选取椎体中部 12 mm X 12 mm X 12 mm 范围的椎体内小梁骨容积性区域,设定CT值上限 为400 HU[S]。同时测量CT值分别为60、80、 100 HU及120 ~ 400 HU的骨小梁容积比,作为表观 骨容量/总容量(App BV/TV% )[9],分别记为APP60 BV/TV%、App80 BV/TV%、App100 BV/TV%、App120 BV/TV%。
三、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 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比 较4组受检者之间在上述各BMD参数中的差异,对 数据进行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以 P <0. 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 曲线(R0C 曲线)分析 2D-TRAB、3D-TRAB、 3D-INTGL、App BV/TV%区分骨折与非骨折的能 力,并分别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对AP-SPINE与 2D-TRAB、 3D-INTGL、 3D-C0RT、 3D-TRAB, 2D-TRAB与 3D-INTGL、3D-TRAB、3D-CORT 进行相 关与回归分析;对App BV/TV%与3D-TRAB、 2D-TRAB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计算决定系数 (圮)值。按文献[9]方法测量10名BMD正常的绝 经后妇女AP-SPINE的精确度,并对10名正常绝经 后妇女 U 椎体 3D-TRAB、3D-INTGL、3D-CORT、App BV/TV%进行2次重复测量,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
图1 ~ 6腰椎容积性定量CT测量方法(直方图法)。图1,2为整体骨测量VR图及相应直方图;图3 ,4为皮质骨测量VR图及相应直方图; 图5,6为小梁骨测量VR图及相应直方图。各直方图(2,4,6)显示所包括的骨组织容积,平均CT值和标准差用双盲法分别进行上述参数的测量,计算测量者间 的精确度[1°]。
结 果
一、 腰椎DXA及vQCT测量值比较
各组绝经后妇女各项测量参数数值见表2。同 时显示针对每个参数在各组间的方差分析和协方差 分析结果,以及进一步的两两比较结果。
二、 参数间相关分析
具体资料见表2。
IV. 整体资料各参数间相关分析:AP-SPINE与 2D-TRAB、3D-INTGL、3D-TRAB、3D-C0RT 间均有相 关性(尺2 值分别为 〇. 511、0. 618、0• 516、0. 404,P 值 均 < 0. 01 ) ; 2D-TRAB 与 3D-INTGL、3D-TRAB、 3D-C0RT间均有相关性(圮值分别为0. 852、0. 943、
4. 165,P 值均 < 0• 01) ; App6D BWTV%、App8D BV/ TV%、App100 BV/TV%、 App120 BV/TV% 与
3D-TRAB ( /J2 值分另Ij 为 0. 955、0• 951、0. 941、
13. 912),与 2D-TRAB(/f2 值分别为 0.912、0.910、
2. 878、0. 8以)间均有相关性,P值均< 0. 01,其中 APPl2。BV/TV%与3D-TRAB间相关程度最高。
2•正常组参数间相关分析:AP-SPINE与 2D-TRAB、3D-INTGL、3D-TRAB、3D-CORT 间均有相 关性(圮值分别为〇_ 199、0.325、0.204、0.263,尸值 均 <0. 01) ;2D-TRAB 与 3D-INTGL、3D-TRAB 间均 有相关性值分别为0.554、0.824, P值均 <0.01),2D-TRAB 与 3D-C0RT 间无相关性(ft2 = 0• 009,P > 0. 05) ; AppM BV/TV%、App80 B V/TV%、 App100 BV/TV%、App12。BV/TV% 与 3D-TRAB (妒值分别为 〇• 651、0. 734、0. 823、0. 903 )、 2D-TRAB( /?2 值分另lj为 0. 608、0. 669、0• 736、0• 797) 间均有相关性,P值均<〇. 01,其中APPl2。BV/TV% 与3D-TRAB间相关程度最高。
BV/TV%分别代表CT值为60、80 100、120 HU的表观骨容量/总容量;AP-SPINE:前后位BMD。(2)骨质疏松伴骨折组28例接受容积性QCT 检查的受检者中10例同时接受双能X线吸收测量(DXA)检查。(3)f值为方差分析结果,值为以年龄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结果,值
为以年龄、身高及体重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结果。(4)正常组分别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伴骨折组两两比较,骨量减少组分 别与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伴骨折组两两比较,2〇^人8、3〇-1阶0^3〇-0)1«\30-1'1^1}、知1>601^/竹%、如[%)抓/1^%、人1){),001^/1^%' APPl2QBV/TV%、AP-SPINE各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伴骨折组比较,2D-TRAB、3D-INTGL、3D- TRAB、APP60BV/TV%、APP8()BV/TV%、APP|00BV/TV%、APp12DBV/TV%各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均<0. 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与 骨质疏松组的3D-C0R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与骨质疏松组的AP-SHN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0. 骨质疏松伴骨折组与骨质疏松组的 2〇^1^8、3〇-11'^^、3〇-丁似8、人{)1>6(|8¥/1'¥%、人{>1)8。8¥/1'¥%、八{)1)10(^¥/1¥%、人151)1208¥/1^%各参
数间比较,其减低率分别为 34. 8%、17. 9%、27. 7%、25. 4%、31. 0%、36. 0%、40. 0%
V. 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各参数间 相关分析:AP-SPINE仅与3D-C0RT间有相关性 (fi2 =0• 189,P < 0. 01),与其他参数间无相关性 (ft2 值分别为 〇• 043、0• 092、0. 061 ,P 值均 > 0. 05 ); 2D-TRAB 与 3D-INTGL、3D-TRAB 间均有相关性 (妒值分别为〇• 799、0. 891, P值均< 0_ 01 ), 2D-TRAB与 3D-CORT 间无相关性(《2 = 0.008, P>0. 05) 0
APP60 BV/TV%、APP80 BV/TV%、APPloo BV/TV%、App12()BV/TV% 与 3D-TRAB(ff2 值分别 为 0. 955、0. 951、0. 941、0• 912)、2D-TRAB (尺2 值分 别为 0. 912、0. 910、0. 878、0. 821 )间均有相关性, 尸值均 < 〇• 01,其中 APP60 BV/TV% 与 3D-TRAB 间 相关程度最高。
三、R0C曲线分析
根据各组妇女腰椎不同部位3D-QCT参数测量 结果,对区分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伴骨折组有统计学 意义的参数进行R0C曲线分析(图7)。以2D-TRAB 与3D-INTGL、3D-TRAB的下限值为骨质疏松性椎体 骨折的预测值时,R0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
5. 9〇2、0. 850,诊断阈值分别为70. 93 mg/cm3 (敏感度 为82. 1% ,特异度为78. 9% ,例数比为76:42)、
116. 48 mg/cm3 (敏感度为 85. 7% ,特异度为 75. 6% , 例数比为72:46)、86. " mg/cm3 (敏感度为82. 1%, 特异度为70. 0%,例数比为68:50)。
图7 骨小梁骨密度(3D-TRAB)、整体骨密度(3D- INTGL)、椎体骨小梁骨密度(2D-TRAB)各数值受试者操 作特征曲线(R0C曲线)分析结果。3D-INTGL的R0C曲 线下面积最大,达到0.902
以 APP60 BV/TV%、App80 BV/TV%、APPloo BV/ TV%、APP,2。BV/TV%的下限值为诊断骨质疏松的
标准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862、
14. 854、0.849,诊断阈值分别为71.5%(敏感度为 78. 6%,特异度为82.2%,例数比为80: 38 )、 57. 23% (敏感度为78. 6%,特异度为82. 2%,例数 比为80: 38)、42. 83% (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 81.1%,例数比为80: 38 )、40. 53% (敏感度为 85. 7%,特异度为70%,例数比为67: 51)或者 36_ 75% (敏感度为78. 6% ,特异度为73. 3% ,例数 比为 72:46)。
四、测量精确度
3D-QCT测量的精确度结果示,两次测量值间 CV 在 3D-INTGL 为 2. 21%,3D-TRAB 为 1. 89%, 3D-C0RT 为 0• 70% ;测量者间 CV 在 3D-INTGL 为
3. 25%,3D-TRAB 为 1. 57%,3D-C0RT 为 0• 94% ; APP60 BV/TV%测量精确度较高,2次测值间精确度 为0• 25%,测量者间精确度为〇• 48%。
DXA检查中AP-SPINE指标的测量精确度为
1. 90% 0
讨 论
笔者应用16层螺旋CT及vQCT技术获得了反 映椎体小梁BMD变化的参数(20-丁1^8、30- Il\TGL、3D-TRAB、App6。BV/TV%、App8。BV/TV%、 APP丨〇〇 BV/TV% 及 APPl20 BV/TV% ),在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伴椎体骨折组其测量值明显低于骨质疏松 组,几项测量值的减低率为17.9% ~ 40.0%,在调 整年龄、身高及体重差异后仍有统计学意义;3D- C0RT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伴骨折组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DXA测量参数AP- SPINE测量值虽低于骨质疏松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2D-QCT及3D-QCT均可以区分骨质疏松 与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可用于预测骨折风险,与文献 报道相符["“2],证实QCT比DXA更能反映骨质疏 松的程度,可以作为预测骨折风险的有用指标。尤 其本研究中进行了绝经后妇女正常组、骨量减少组、 骨质疏松组以及骨质疏松伴椎体骨折组之间的多组 比较,应用的vQCT检查法是在对腰椎多个椎体进 行容积性CT扫描的基础上测量其VBMD数值,比 传统的2D-QCT方法更有优势,可分别评价腰椎小 梁骨、皮质骨和整体骨的BMD变化,并可测量骨的 几何形态参数,因而能够反映BMD及骨的几何形态 等多种因素对骨强度的影响;相比以往的方法更易 实施与DXA测量的比较性研究;且证实了 3D-QCT 法在区分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患者BMD值细小差异
50
(%)趔箱猫
时的能力。
随着MSCT在临床上的较普遍应用,已有经 vQCT技术检查腰椎等多部位BMD变化的报道。 Bauer等[131的研究显示可以应用检查腹部和盆腔病 变的CT图像作vBMD测量,可预测椎体骨折的发 生,同时间接减少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Mayo Clinic研究丰心应用vQCT技术分别观察了小梁骨 和皮质骨随年龄变化在多部位的骨丢失情况[14]。 这些研究证明了 MSCT与vQCT技术相结合在骨质 疏松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但他们的测量方法仍然是 以二维图像为基础的vBMD测量法。加州大学旧金 山分校的研究对腰椎等多部位的vBMD测量结果较 精确,但需应用特殊软件才能实施[6]。本研究中的 vQCT测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工作站中进行图像三 维处理VR技术和工作站提供的直方图计算方法, 较简便而且有效。
通过R0C曲线比较2D-TRAB及3D-QCT各测 量指标区分骨质疏松与其骨折的能力时,显示3D- INTGL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说明绝经后妇女中 3D-INTGL预测骨折风险的能力高于小梁骨,与 Lang等[8]及以往的研究结果近似[12]。但也有研究 报道,小梁骨比整体骨更能显示骨质疏松与骨质疏 松伴骨折者间的差异,因为小梁骨BMD不受骨质增 生程度的影响,而皮质骨和整体BMD则随骨质增生 程度的增加而增加16]。在脊椎退变较轻的骨质 疏松人群中,测量脊椎整体BMD的意义在于能反映 在小梁骨丢失程度较高状况下皮质骨的变化情 况[17]。本研究中3D-INTGL参数的骨折阈值为 116.48 mg/cm3时,其诊断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的敏 感度为85. 7%,特异度为75. 6%。
本研究中测量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 资料及正常组,AP-SPINE与3D-INTGL的相关程度 最高,说明DXA的测量结果主要反映整体骨的 BMD;但在骨质疏松组,AP-SPINE仅与3D-CORT有 相关性,与反映骨小梁密度的2D-TRAB、3D-INTGL 及3D-TRAB均无相关性,提示随着骨质疏松程度的 增加,DAX对腰椎骨小梁的密度变化不敏感,不能 区分皮质骨与松质骨的密度变化。皮质骨与松质骨 的转换率不同,对治疗的反应也较低[7]256。脊椎退 行性改变对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影响也不一样。 Guglielmi等[16]研究了老年妇女椎体骨质增生等改 变对腿D测量值的影响,并比较了 DXA与vQCT 方法间的差异,证实椎体退行性改变可明显使DXA 测量值偏高,影响vQCT的3D-INTGL、3D-CORT测
量值;而小梁骨的vQCT测量值不受影响。且发现 骨质增生严重者,3D-C0RT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而下 降,建议对此类受检者应用vQCT技术检查BMD。 DXA测量值还与骨体积有关,有报道在比较DXA 与vQCT诊断绝经后妇女骨折的能力时,发现在矫 正身高和体重因素后DXA区分骨折的能力明显下 降[8],而vQCT技术可克服这些缺点。
本研究中还应用了反映骨小梁容积的参数表观 骨小梁容积(APP BV/TV% ),分别以CT值60、80、 100、120 HU为临界值,反映不同密度骨小梁的骨丢 失程度,与以往的研究比较[12],将阶/1^%这一参 数更加精细化,显示骨质疏松伴骨折组与骨质疏松 组比较时APPl2。BV/TV%数值的减低率最高 (40. 0% )。参数间相关分析显示,总体资料及正常 组APPl2。BV/TV%与3D-TRAB的相关程度最高;而 在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伴骨折组,APP60 BV/TV% 与3D-TRAB的相关程度最高,ROC曲线分析显示 APP6。BV/TV%的曲线下面积达0. 864,其预测骨折 风险的能力高于APPl2。BV/TV%。在骨质疏松早 期,骨小梁密度逐渐减低,APPl2() BV/TV%可能主要 反映这一时期骨丢失的程度;APP60 BV/TV%反映严 重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小梁丢失程度可能更敏感。
2D-TRAB与3D-TRAB呈较高的相关程度 (圮=0.943, P <0.01),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 2D-TRAB明显低于骨质疏松组(减低率为34. 8% ), 说明2D-TRAB亦能敏感地反映骨小梁的BMD变 化;R0C曲线分析也显示,2D-TRAB与3D-TRAB 区分骨质疏松伴骨折与非骨折受检者的能力相当, 但是vQCT技术的精确度高于2D-QCT(1.5% ~ 2.0%),可能更适于监测药物疗效[6]。笔者对 vBMD 的测量精确度为 0• 70% ~ 2. 25%,3D-TRAB 的精确度为1.57% ,与DXA测量中的精确度 接近。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尤其是 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在以后研究中需加大样本量, 进一步比较vQCT与DXA区分绝经后妇女骨质疏 松伴骨折组与骨质疏松组能力的差异,确定绝经后 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阈值。可反映骨小梁容 积的参数APP BWTV%的应用也需进一步证实。
总之,本研究通过MSCT容积扫描与vQCT技 术的结合显示了 vBMD测量区分绝经后妇女骨质疏 松性腰椎骨折与非骨折受检者的能力高于DXA方 法,提示vQCT技术在骨质疏松的诊疗工作中将有 较大的应用潜力。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系统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072875151
电话: 028-65830598 028-83190122
传真:028-67708638 QQ:110480527
- 上一篇:口腔CT基于液体体模测量颌骨密度的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 2022/4/2
- 下一篇:绝经妇女腰椎及髋关节定量CT(QCT)骨密度体膜软件测量 诊 2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