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评价股骨近段骨皮质厚度及骨密度

2022-04-02 12:04:49      点击: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评价股骨近段骨皮质厚度及骨密度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采用定量CT(QCT)骨结构分析系统(BIT)测量股骨近段骨皮质的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 收集30例髋部低能量骨折患者,正常侧股骨用于测量,采集髋部QCT扫描数据,于QCT分析工作站上BIT自动选定垂 直于股骨颈中段长轴最狭窄处横断面,将该横断面分为4个象限,即上前象限(SA),下前象限(IA),下后象限(IP),上后象限(SP),BIT自动估算各象限骨皮质厚度(C.Th),由3名测量者分别进行测量,比较测值的差异及一致性。结果3名测 量者测得的股骨颈最狭窄处横断面平均C. Th及SA、SP、IA象限C. Th和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〇. 05),一 致性均较好,其中平均C. Th的ICC值最高,为0• 883。而3名测量者测得的IP象限C. Th和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BIT能够实现获取股骨近段骨密度结果的同时获得骨结构信息,测得的股骨颈横断面上象限及前 下象限C.Th及骨密度具有很好的重复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 预计世界范围内髋部骨折发生数量将从1990年的 170万增加到2050年的630万[1]。而约1/4髋部骨 折的老年人会在一年内死亡[2],髋部骨折给社会、家庭 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髋部发生脆性 骨折主要因其力学性能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多种 因素有关,包括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骨强度及骨微结构等。而骨皮质是维持整个骨结构稳 定性的关键。但目前临床常用的脆性骨折风险预测手 段,如双能 X 线骨吸收(dual X-ray absorbtiometry, DXA)和计算机体层X线骨密度系统(computed tomography X~ray absorbtiometry, CTXA),均无法 多维度评估股骨近段骨皮质的情况[3]

定量 CT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新研发的骨结构分析系统(bone investigational toolkit,BIT)除可获得BMD数据外[4-5],还能获得股 骨近段骨质结构数据。目前国内未见关于采用BIT 测量股骨近段骨皮质结构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初步探 究采用BIT测量股骨近段骨皮质结构的信度和可重 复性,以期为应用BIT进一步研究骨折人群近段股骨 BMD与骨结构及预测老年人群脆性骨折风险奠定 基础。

1资料与方法

I.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一2013年11月于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室就诊的139例女性 (年龄>55岁)及60例男性(年龄>60岁)髋部低能量 骨折患者,并从中随机抽调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55〜91岁,中位年龄65岁,其中男9例(62〜90岁), 女21例(55〜91岁)。低能量骨折定义为从站立位或 坐位摔倒所致髋部骨折™。为了减小因骨折导致的骨 量丢失,所有纳入者均为发生髋部骨折后48 h内就诊 者。急诊放射医生向纳人者介绍这项研究,并告知在 进行髋部CT扫描时加垫QCT体模,未增加患者射线 剂量,纳人者均同意并填写髋部骨折问卷表。髋部骨 折问卷表主要包括跌倒时的情形及有无影响骨代谢的

疾病。排除标准:①高空坠落伤及交通车祸伤;②患有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③既往有髋部骨折及长期卧床史。 本研究经北京积水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2.   2仪器与方法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CT 扫描机加垫Mindways公司的5样本固体体模行螺旋 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5 mAs,床 高 78 cm,螺距 0. 985, DFOV 400 mm,矩阵 512 X 512,层厚1 mm,标准算法重建。将CT原始图像从 CT主机传输至QCT工作站自动合成测量文件后,采 用QCT PRO软件中的“Slice Pick”功能截取健侧髋 部图像,范围从髋臼顶上1 cm至股骨小粗隆下3 cm。 采用 QCT PRO CTXA HIP Version 4. 2. 3 软件自动 去除软组织并将近段股骨从三维层面旋转和移动后, 产生二维的平面投影图像,通过旋转将近段股骨按照 二维投照标准放置,即股骨在矢状位和冠状位垂直水 平线,股骨颈在轴位上水平,便于将三维CT数据转变 为合适的髋部ROI平面投影图像(图1、2)。

1.3图像分析采用QCT PRO CTXA生成近段股 骨二维平面投影图像后,骨结构研究系统(Bone In­vestigational Toolkit, BIT 2. 0) 软件自 动选定垂直于 股骨颈中段长轴最狭窄处横断面(图3),该处股骨颈 长径与前后径比值约1.4、可以认为股骨颈中心[7<。 以该横断面为中心,系统自动向上下分别截取5处 横断面,层间距lmm,共截取11个横断面。图像像 素值0.781 mm。垂直于股骨颈长轴的横断面以几 何中心均分为16扇形区域,每一区域角度为22. 5° (图4)。将第一个扇形区域定义为垂直于该图像的 垂线为始的区域。在进行QCT PRO CTXA分析时, 位于矢状位的股骨前缘被调整为垂直于水平线(图

12.  ,相对于人体实际站立状态存在调整后的前倾、约

2.    2°。因此在对股骨颈中段横断面进行分区时,向 后移动一个扇形区域(约22. 5°),以确保与站立位解 剖关系的一致性。最终横断面分为4个象限区域: 上前象限(superoanterior, SA)包括扇形区域2〜5, 下前象限(inferoanterior,IA)包括扇形区域6〜9,下

图1旋转图像,使冠状位图像上股骨干长轴平行于竖直线、矢状位图像上股骨干长轴平行于竖直线、轴位图像上股骨颈平行于水平线 图2将三维髋部数据转换为二维髋部标准投照位图像

图3 BIT软件自动选定垂直于股骨颈中段长轴的最狭窄处 图4将垂直于股骨颈长轴的横断面以几何中心均分为16扇形区域(A), 4个象限区域(B)包括上前象限(SA)、下前象限(IA)、下后象限(IP)、上后象限(SP)

后象限(inferoposterior,IP)包括扇形区域10〜13,上 后象限(superoposterior,SP)包括扇形区域14〜1(图 4)。BIT软件自动估算出各象限骨皮质厚度(cortical thickness,C.Th)。由3名测量者分别独立测量30 例研究对象的股骨近段骨皮质分布及结构。

1.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 0统计软件。计量 资料以;F±S表示。对不同测量者间测值的比较采用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m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JCC)评价测量值的可重复性, JCC越接近1表明结果的一致性越好。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II.  结果

3名测量者测得的股骨颈最狭窄处横断面平均 (average, AVR)及 SA、SP、IA 象限 C. Th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均>0. 05) ;3名测量者测得的AVR及

SA、SP、IA象限C. Th测值一致性较好,其中AVR C.Th的JCC值最高;而3名测量者测得的IP象限 C. 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3名不同测量 者测得的SA、SP、IA象限骨皮质BMD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均>0.05),而IP象限骨皮质BMD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〇.〇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价股骨近段骨折风险的方法主 要是通过评价BMD判断其是否导致骨强度减低。 DXA和QCT是测量BMD的常用方法,但仅仅靠 BMD评估骨折风险,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研 究[69]发现股骨近段骨结构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骨折风 险因素。股骨近段由皮质骨和松质骨组成。皮质骨约 占成人骨量的80%[1°],承担着人体绝大多数的力量负 荷。一项国外研究[9」发现股骨颈中段横断面上象限骨

皮质厚度小于下象限,而老年人    表1

的股骨颈上象限C. Th要小于年 轻人。当人体发生侧面摔倒、股 骨大粗隆着地时,最大压缩张力 作用在股骨颈上象限[1113]。另 一研究[14]发现,相对于下象限、

股骨颈上象限C. Th具有重要的 骨折风险预测意义。

骨强度评估在诊断骨质疏松 中起着重要作用。骨强度是指最 大载荷值与每毫米标本长度内矿 盐含量的比值(或与骨矿盐密度 的比值),包含了 BMD与骨质量 两方面。由于髋部复杂的三维结构、DXA较低的空间 分辨率及其二维显示特点,使得DXA在评估近段股 骨骨强度上具有诸多局限。而QCT能够提供完全的 三维信息,可用以观察骨的几何结构及分辨微细结构; 采用基于QCT的有限元分析模型(finite element mdelS,FEM)、通过结合BMD分布、股骨颈结构、形 态、骨量成分及力学加载,可提高对骨力学性能的

3名不同测量者测得的股骨颈最狭窄处 骨皮质厚度及BMD(5T±s,n = 30)

测量者

C. Th(mm)

AVR

SA

SP

IA

IP

测量者1

1. 91 0• 58

0. 91 0. 62

0. 95 0. 64

2_ 13 0■ 73

3. 630. 70

测量者2

1. 870. 62

1. 03 1. 02

0. 960. 73

2. 250. 93

3. 12 1. 13

测量者3

1. 900. 57

0. 91 0. 64

0. 950. 68

2. 28 0. 76

3. 47 0. 90

ICC

0. 883

0. 581

0. 768

0. 667

0.486*

测量者

BMD(mg/cm3)

SA

SP

IA

IP

测量者1

419. 8730. 80

440. 12±41. 91 572. 41±56, 59

700. 49 68. 26

测量者2

428. 16±41. 33

437. 2942. 20 592. 65±76. 21 653. 38 106. 55

测量者3

419. 6735. 14

429. 54±40. 04 584. 2571. 75

680. 43 80. 60

ICC

0. 757

0. 745

0. 631

0. 477*

注:

:P<0. 0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了操作方便,BIT选定了单 阈值区分骨皮质和骨松质,而部分容积效应会导致对

III.      Th的高估,特别是在下象限区域。另外在SA和 SP象限骨皮质过薄时偶尔会出现测量值为0的情况,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优化CT扫描参数,尤其是 减小CT像素值,以改善测量误差。

综上所述,QCT的BIT在测量股骨颈横断面上

预测[1M7]

本研究结果显示3名测量者测得的股骨颈最狭窄 处横断面的AVR及SA、SP、IA象限C. Th和BMD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〇• 05),—致性均较好,其 中AVRC.Th的JCC值最髙、为0. 883,表明定量CT 的BIT在测量股骨颈横断面上象限及前下象限C. Th 及BMD方面具有很好的重复性。Johannesdottir 等[14]研究显示各象限C. Th的测量重复性较好,与本 研究在IP象限的结果存在差异,可能与测量样本数量 及CT像素值差异有关。

虽然本组中3名测量者测得的IP象限C. Th和 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即结果的重复性 较差,但目前未见研究显示其对预测骨折风险具有重 要意义。Poole等[9]发现老年女性的股骨颈骨皮质相 对于年轻女性变薄,而下象限C. Th变化不大,这是由 于下象限骨皮质在人行走时主要负担压力负荷及更高 的张力。造成不同象限C.Th变化的主要机制为骨内 膜的吸收,某些区域骨皮质不均匀性变薄可能造成其 他区域张力增高及不稳定[18]。研究[1421_23]发现上象 限骨皮质数据对预测髋部骨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Johannesdottir等[14]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间上前象限 C. Th差异最大,与下象限相比,上象限C. Th对预测 骨折风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象限及下前象限C. Th及BMD方面具有很好的重复 性,可用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在获取近段股骨BMD 结果的同时可获得骨结构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 脆性骨折风险。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系统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