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肝脏脂肪变性的CT与MR定量QCT肝脏脂肪含量检测研究

2022-04-01 20:59:26      点击: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肝脏脂肪变性的CT与MR定量QCT肝脏脂肪含量检测研究

肝脏脂肪变性是十分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肝病,非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 NAFLD)是其最常见的病因。NAFLD与代谢综合征 具有相关性,如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 在临床病理学上,NAFLD包括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 从单纯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 ),到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终 末期还能导致肝功能衰竭以及肝细胞癌。已有较多研 究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肝脏脂肪变性可阻止甚 至逆转其进程[12],因此对肝脏脂肪变性进行早期筛 查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组织病理学是肝脏脂肪变性确诊和分级的金标 准,但肝穿活检是有创性检查,而且肝脏脂肪变性常呈 不均匀分布,肝穿活检容易受到取样误差的影响,可重 复性欠佳,不适用于对肝脏脂肪变性的筛查、严重程度 判断和病情的长期监测,因此十分需要能对肝脏脂肪 进行无创定量评估的技术与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超声、CT和MR新技术逐渐应 用于肝脏脂肪变性的定量评估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研 究与临床应用效果[35]。本期专题中杜婧等6对超声、 CT及MR技术在肝脏脂肪定量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 综述。

7以肝脏与脾脏的平扫CT值比值作为 诊断脂肪肝的指标,探讨腹部内脏脂肪体积、腹部皮下 脂肪体积、体质指数、腰围等常用指标与NAFLD患者 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认为腹部内脏脂肪体积与肝 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最佳,更能反映NAFLD的发病 风险。以病理学为参考标准,探讨能谱 CT的多参数成像对大鼠脂肪肝模型的肝脏脂肪含量 进行综合评价的应用价值,认为70keV水平时的肝/ 脾CT值、能谱曲线斜率及脂肪含量对肝脏脂肪变性 进行分级的诊断效能最高,且能谱曲线斜率及脂肪含 量与病理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徐黎等[9]以Soxhlet 化学萃取法所得的脂肪含量为参考标准,评估定量 CT技术测定离体动物肝脏标本脂肪含量的应用价。

值,认为定量CT(QCT肝脏脂肪含量检测)技术测定动物肝脏样本脂肪含量的 准确性较高;另一项研究中探讨了定量 CT与MR mDixon-Quant技术测定健康人群肝脏脂 肪含量的相关性,认为定量CT与MR mDixon-Quant 技术的相关性较好,具有科研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评估肝脏脂肪的常用CT技术主要为传统非 增强CT与双能CT。传统非增强CT常用肝/脾的 CT值比值作为脂肪肝的诊断与分级指标,当比值<1 时即可诊断脂肪肝,比值为0. 7〜1. 0为轻度脂肪肝, 0. 5〜0. 7为中度,<0. 5为重度[11]。虽然该指标评估 中重度脂肪肝的准确度较高,但评估轻度脂肪肝的准 确度较低,且易受到肝脏合并其他疾病的影响,如纤维 化、铁沉积等。双能CT利用两种不同管电压(多采用 80和140kVp)产生的X射线可区分组织内不同化学 成分,从而进行肝脏脂肪定量。当不存在其它影响肝 实质CT值的因素时,与传统单能CT相比,双能CT 在脂肪评估方面可能更准确,但也有研究显示双能 CT并不能提高评估肝脏脂肪的准确度[12.13]。目前相 关报道尚不多,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利用MRmDixon-Quant技 术评估n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肝脏脂 肪含量,发现糖尿病组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 组,认为MR mDixon-Quant技术可简便、精确量化肝 脏脂肪含量,可为n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 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黄梦月等[15]探讨了 “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程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tera- 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the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ication sequence, IDEAL-IQ)技术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spectroscopy/H-MRS)定量 评估肝脏脂肪的相关性,认为两者相关性较好,可用于 精确定量肝脏脂肪。陈晓等[16]利用IDEAL-IQ技术 评估“接力赛”电针法对女性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认 为IDEAL-IQ技术可监测干预措施引起的肝脏各段 脂肪含量的变化。以兔NAFLD模型肝脏脂肪含量为 金标准,比较了双源CT、传统双回波Dxon 以及IDEAL-IQ技术与实际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认为IDEAL-IQ序列与实际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高于传统双回波DIXON技术及双源CT,有望成为临 床肝脏脂肪无创定量评估的有效手段。

实际上,化学位移MR成像与iH-MRS技术近年 来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肝脏脂肪定量研究中。传统 Dlxn技术利用同/反相位信号可计算组织中脂肪信 号所占比例,其准确性高于CT技术,且无辐射,适用 于长期随访病情,但易受到肝脏铁沉积引起的T2 *效 应影响。多回波Dixon技术可在多个回波时间采集信 号从而测量并矫正T2 *效应,同时定量评估肝脏脂肪 分数及T2 *值,准确性高于传统Dixon技术。 MRS技术是目前无创定量评估脂肪含量的金标准,有 大样本研究显示,1H-MRS所测脂肪分数5. 56%为肝 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标准[18],该标准已被广泛认可。 但1H-MRS检查费用较高,耗时长,不能评估全部肝脏 的脂肪,因而W-MRS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density fat fraction,PD- FF)为脂肪中可移动质子密度在组织中所占比例,可 由矫正了所有影响脂肪定量因素的MR技术测得,不 受场强及MR机型影响,是目前组织脂肪定量的标准 化MR指标[19]。已有研究显示PDFF可作为治疗前 后肝脏脂肪含量变化的监测指标,与病理结果的相关 性较好,且敏感性高于组织病理学[2]。IDEAL-IQ技 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定肝脏PDFF的化学位移 MR成像技术,其结果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是一种很 有临床应用前景的MR脂肪定量技术。

综上所述,本期专题所遴选的文章涵盖了目前在 临床科研中常用和热门的定量评价肝脏脂肪的CT及 MR技术,研究结果反映了这些技术在无创评估肝脏 脂肪变性方面的可行性、诊断效能、临床意义和应用前 景,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我们相信,随 着影像学肝脏脂肪定量相关技术与方法的不断完善和 规范,它们必将成为无创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病情 监测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多种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分析系统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 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028-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