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对糖尿病临床意义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D-二聚体检测对糖尿病临床意义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 物,是体内血浆凝血因子活化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启 动的首选分子标志物,本研宄旨在通过对D-二聚体的测定 探讨其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研宄对象(1)正常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 例,年龄22 :60岁。(2)糖尿病组为我院2004年1月一 2006年1月糖尿病患者,共101例,其中男64例,女37例, 50岁以下29例,50 : 80岁72例,均经临床或实验室及其 他检查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 断标准。
1.2仪器和试剂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及原装试剂。
1.3标本采集及处理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抽取患者静 脉血1.8 ml,轻轻颠倒摇匀,以3 000 r/min常温离心10 min,分离血浆上机测定,以<250 !g/L为临界值。
1.4统计学方法各测定结果以! I"表示,测定值比较 米用#检验。
2结果
表1两组血浆D-二聚体测定结果比较(!±")
组别 |
例数 |
D-二聚体 |
阳性数(%) |
$值 |
正常对照组 |
50 |
158 ± 91 |
1( 2. 0) |
|
<50岁糖尿病组 |
29 |
319 I101 |
12( 41 . 4) |
<0.01 |
50 : 80岁糖尿病组 |
72 |
402 ±134 |
53(73.8) |
<0.01 |
由表1可见,50岁以下和50 : 80岁之间糖尿病患者 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随着年 龄增长,其阳性率随之升高。同时,我们统计了病史超过 20年的患者,阳性率明显增高,达88. 1J,病史<5年的患 者,阳性率则明显降低,仅有19.5J。出现临床并发症的 糖尿病患者阳性率高达93. 2%,而未出现临床并发症的患 者阳性率较低,只有12. 5J。39岁以下的患者,其测定值 及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符合遗传性糖尿病或2型糖 尿病低龄化且病情严重的特点。
3 讨论
D-二聚体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 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交联后再经 纤溶酶降解产生的特异性终末产物,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最小片段。作为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的间接指标,其 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继发性纤溶的首选分 子标志物。正常人血浆中基本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 聚体含量增高表明血浆发生凝固反应,纤溶系统被激活, 可以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1]。
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由于促进脂 质合成以及刺激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导致血管 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的形成,造成微循环障碍,容易阻塞 细小血管而且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使局部产生大量活性 氧,从而损伤血管内膜。这些损伤处出现瘢痕后,则引起血 管动脉硬化,而致血管内血栓形成,最后导致心脑血管闭 塞[2]。据统计糖尿病死亡的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以动脉 硬化为主体的病变,而检测D-二聚体是判断血栓形成最直 接最实用的方法。所以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或血清中D-二 聚体水平可直接反映出患者糖尿病的程度。
本研宄结果显示,年龄越大,D-二聚体检出阳性率越 高,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阳性率远远高于无并发症的患 者。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升高,说明患者体内凝血酶活性 及纤维蛋白水平升高[3],糖尿病高凝状态较为严重。因此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有利观察糖尿 病病情和判断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多种糖尿病及并发症早期无创检测诊断系统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 13398187118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
地址 : 成都市静康路536号
- 上一篇:D-二聚体检测对糖尿病临床意义探析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 2022/6/15
- 下一篇:DM、HbA1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临床意义与糖尿病早期无创 20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