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诊断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糖尿病及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诊断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 作用导致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 尿病前期也称糖调节受损,是介于正常糖代谢与糖 尿病之间的代谢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 耐量减低及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低3种 状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 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其与肿瘤、心血 管疾病一起成为当前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30年来,我国进行了几次 有代表意义的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结果均显示我 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囊括全国 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 病率为0.67%。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我国18岁以上人 群的糖尿病患病情况,结果显示,我国成人中糖尿 病患病率估计已达到11.6%,其中男性患病为 12.1%,女性约为11.0%。此外,我国成年人中糖调 节受损的患病率估计为50.1%,其中男性糖调节受 损患病率为52.1%,女性为48.1%【1]。我国可能已成 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已经 成为我国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建立相应的 预防及治疗策略将是目前及今后的当务之急。
早期糖尿病筛查的必要性2型糖尿病发展缓慢,起病隐匿,从起病到患 者出现临床症状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有一半 以上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 引起重视,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有高达30%~ 50%的患者在诊断时可能已存在各种并发症气2010年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发 生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高达50.1%' 且每年以一定的比例进展为糖尿病。此类人群往往 同时合并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表现。研究表 明,在糖耐量受损阶段,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已经升高,提示糖耐量减低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 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可逆的阶 段,可通过早期积极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明显 延缓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变严格控制血糖以 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能有效减少糖尿病的相关并发 症%由此可见,有效地进行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不 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且可 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糖尿病,防治并发 症,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筛查的目标人群及诊断标准关于需行糖尿病筛查的目标人群,中国2型糖 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m对成年人中糖尿病高 危人群作了定义,即成年人(>18岁)具有下列任何 1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则可定义为糖尿病 高危人群。①年龄多40岁;②有糖调节受损史; ③超重(28 kg/m2>BMI彡24 kg/m2)或肥胖(BMI> 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者(腰围,男性為 90 cm,女性英85 cm);④静坐生活方式;⑤一■级亲 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者;⑥有巨大儿(出生体 重多4 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⑦高血压 患者[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⑧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 月旦固醇<0.91 mmol/L、二酰甘油英2.22 mmol/L者; ⑩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⑪多囊卵巢综合 征患者;⑫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 物治疗的患者。如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
至少重复筛查一次。长期以来,糖尿病诊断基于血糖的检测,而血 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则主要根据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血糖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发生风险关系来确定' 目前我国采用的仍是世界 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 1999年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此诊断标准建议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时可诊断为糖尿病,而对于没有 明确高血糖表现者,这些指标需在改日重测。①典 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 机血糖检测5: 11.1 mmol/L。“随机”是指在一■天内任 何时间,无论进食与否。②空腹血糖多7.0 mmol/L。 “空腹”指至少8 h未进食(未摄人热量③口服 75 g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对于糖 尿病前期的判断,如空腹血糖介于6.1~6.9mmol/L 间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口服75 g葡萄糖负荷后 2 h血糖介于7.8~11.0 mmol/L间定义为糖耐量减 低。另外,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的空腹血糖切点则 更低,为5.6 mmol/L。由此可见,空腹血糖和75 g葡 萄糖负荷后2 h血糖值均可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 查或人群筛查,但由于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以 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因此,单检测空腹血糖将导致 糖尿病漏诊率较高。理想的筛查方式是同时检测空 腹血糖和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值。
然而,依据血糖检测诊断糖尿病仍有其局限 性,由于空腹血糖检测需要受检者空腹至少8 h以 上,对于上午就诊前已进食的患者和下午就诊的患 者无法进行诊断,且血糖指标易受多种因素干扰而 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同时,葡萄糖负荷检查 因操作繁琐、每次检查耗时长、重复性差、变异系数 大,故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局限。糖化血红蛋白 (hemoglobin Ale,HbAlc)则能反映一段时间内血 浆葡萄糖的整体水平,其能否用于糖尿病诊断已成 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协 会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共同组织了国际专家委员会, 对HbAlc是否可被用作诊断糖尿病的依据进行了 系统的证据回顾和讨论,最后一致同意推荐使用 HbAlc诊断糖尿病,并发表了工作报告,引起了世 界范围内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随后,美国糖尿病 协会在2010年美国糖尿病诊治的标准中正式确定 将HbAl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指标,其诊断临 界值为6.5%,筛查切点为HbAlc>5.7%,并注明检 测HbAlc的方法需经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
化计划认证,且由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临床研究中 所指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标准化。2011年, WHO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 点诊断糖尿病。但鉴于HbAlc检测在我国尚不普 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HbAlc的仪 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 要求。因此,在2013年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仍不推荐在我国采用HbAlc诊断糖尿病。但指 南中建议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格质量 控制,正常参考值在4.0%~6.0%的医院,可以 HbAlc為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
结 语
近年来,人们还发现一些分子标志物可用来预 测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低度炎症性 疾病,因此,有关炎症因子对糖尿病预测的研究最 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 坏死因子-ct、白细胞介素-6等。另外,晚期糖基化终 末产物、血清胱抑素C、尿酸、血脂和脂蛋白谱亦被 认为是糖尿病的预测因子。这些分子标志物在糖尿 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虽然其预测糖尿 病的作用有限,但依然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高危人 群,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
总之,目前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仍存在巨大 的挑战,糖尿病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并有大量的 糖尿病患者尚未得到诊断,对糖尿病及糖尿病高危 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至关重要。我们应选择合适 的筛査手段,及时筛选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采取 措施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防治糖尿病并 发症,进一步提高我国糖尿病的防治水平。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多种糖尿病及并发症早期无创检测诊断系统
研发生产无创糖尿病及并发症早期检测诊断仪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 13398187118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
地址 : 成都市静康路536号
- 上一篇:自我检测血糖值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2022/6/17
- 下一篇:糖尿病及肥胖患者血浆瘦素水平检测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202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