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疲骨质疏松与QCT骨密度软件体模检测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血疲骨质疏松与QCT骨密度软件体模检测
(一)中医对血的认识
1. 血的来源血.是-种红色的液体,运行于脉中, 循脉流注全身,具有很强的营养与滋润作用是构成人体 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的正常运行, 是人体笄养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血行受阻,则梢微 不能营养终端脏器。单从骨来讲,是种质健壮的必要保 证。
(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足谓 血”。这段经文说明血是红色的液体,是中焦受化饮食, 化而为血,基本上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血液相同。
2. 血的组成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 和津液,都来源于脾丙一饮食物的运化而生成的水谷 梢微,故说脾胃为气血4:化之源,所谓“中焦受气取汁"。 这里所说的中焦,即楚指脾宵。营气是指脾宵运化水谷 而化生的营养之气,故称为营气。
3. 血的功能《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泮液, 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背
气循经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科养物 质,运行全身上下内外,内而滋养五脏六腑,外而灌溉肌 肤筋骨。而津液亦由水谷精微变化二来。血由两种重要 的营养物质综合而来,可见其在濡润营养脏腑周身上有 着何其重要的作用。血的一切变化,都将影响到营养的 舒布,血虚fi不必说,虚则无力,无力则无从营养;血瘀则 滞,则+通,脉道不通,即使血液旺盛,其滋养之功亦不能 达到。
(二) 瘀血的病因
血液的循行路径——脉,脉如现代民学的血管,遍布 周身,其内充布血液与气,正是通过在脉内的正常循行, 血液才能将自身所携带的养分敷布周身,维持生命的正 常活动。脉与气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血、脉和气 共同构成血液的外在循行系统,三者其一受到损害,都可 形成血瘀,血液运行不畅。
临床中常见的引起血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感受外邪,跌仆、外伤、过度劳力,七情内伤,气、血、 阴、阳虚损,脉道不利。
(三) 瘀血的病理
瘀血一旦形成,其病有三:痛,阻,虚。
所谓痛即“瘀则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瘀血病人的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阂定的刺痛,有的还伴有瘀 斑。所谓阻就是阻塞脉道,血行于脉中,血瘀必致脉道不 畅,脉道不畅则血不能荣于脏腑肌表。所谓虚即血虚,旧 血不去,新血难生,所以血阻于局部,亦可致虚。血一旦 发生瘀的改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瘀血形成之 后,必定会导致各脏器功能袞弱,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脏 腑经络进一步失养,正如(读医随笔 > 所云:“经络之中,必 有推荡不尽之瘀血,若不驱除,新生之血不能流通,元气 终不能复,甚有传为劳损者'瘀血一旦形成,不但在局 部产生疼痛症状,而且对于骨而言,失去了正常的背养来 源,使骨骼失养,脆性增加,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 折_。
血瘀即是人体的病理产物,同时又可作为病因阻滞 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灵枢•本脏》ra:“经脉者,所以行 血气而营阴阳,滿筋骨,利关节者也。”气滞不行,营运无 力,而致诸脏筋骨失养,渐致虚损,从而促进骨质疏松症 的发展。
(四) 瘀血的现代研究与骨质疏松
腰背或全身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瘀则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血瘀证的 重要症状。骨质疏松症的疼痛也可由于血瘀所导致。
总的来说血瘀可以理解为血液在品部的停滞,基本 与中医血瘀观点相一致。如前所述,阴虚、气虚、血虚、阳 虚等均可导致血瘀,另外祖国医学也认为“老年多瘀",随 年龄增长血流变呈粘、浓、凝、聚变化。根据这些理论,现 代实验室研究中建立了-些比较成功的血瘀症的模型。
如老年大鼠血液粘度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里增 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聚集率增高,笏于形成血栓,表
明老年大鼠具有血瘀证体质(3|;。皮®激素邱使肝细胞 线粒体膜的中•胺氧化釉活性下降,从而使儿茶酚胺降解 减少,致机体内儿茶酚胺堆积,能M代谢增强,从而造成 阴虚火旺。给老年或年轻大鼠长期肌肉注射皮质激素珥 在诱导阴虚火旺的基础h产生血瘀证,以血液流变学改 变、高脂血症、红细胞免疫以及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 低为主要改变采用强迫游泳劳损法使大鼠处于 应激状态,造成大鼠体力袞弱,极度劳倦,而致气虚,并从 而导致血瘀,这种模型被认为是气虚血瘀证^1。老年大 鼠皮肤受伤后,在长期使用阿霉索的情况下形成慢性伤 口,导致体重降低,毛发生长迟缓、伤口愈合延迟等脾气 虚之证。由于正气不足,气血亏损,气虚帅血无力,加之 TXB2/6 K PGFIa失平衡,因此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脉道 不利,血流涩滞,故致血瘀,亦为气虚血瘀甩:~。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治法,《黄帝内经》中 记软的“疏其血气,令其渊达”,已成为后世活血化瘀治法 的基础。中K治疗血瘀症主要是应用活血化瘀药,1986 年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认为:“凡以疏通血脉、 袪瘀通滞而令血流畅达为主要功能的药物称活血化瘀 药”。按其作用程度分为和血、活血、破血三类。和血类 药是指有养血、和血脉作用者,包括当归、丹参、生地、赤 芍、鸡血藤等;活血类药是指有活血、行血、通瘀作用者, 包括川芎、蒲黄、红花、刘寄奴、五灵脂、郁金、三b、大黄、 姜黄、益母草、泽兰、延胡索、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等;破 血类药是指有破血消瘀、攻坚作用者,包括水蛭、虻虫、三 棱、血竭、桃仁、牛膝、土鳖虫等u
活血化瘀药的箪本药理作用可归纳为以T几方面:
4. 改#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 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m的作用。许多活血化瘀药对+ 同部位的血竹,如心、脑、肢体、肠系膜、肾等血恃均有扩 张作用,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钾也冇扩张作用。
5. 改莕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
1. 改音血液流变学中医学的“血瘀”和血液生 理、生化、形态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血液凝闶,血小板粘 附、聚集是形成血栓的直接原因。此外,血管哦损伤,血 液粘度增加,血流缓慢等W索也能促进血栓形成。静脉 血栓主要由于血液凝圊,而动脉血栓主要由于血小板聚 集,因此防止血液凝固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分别 预防静脉及动脉血栓的形成。川芎、红花、乃•参等多种活 血化瘀药物,均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 集,提高纤维蛋白溶解解活性,调节血液流变性,改#血 液的“浓、粘、凝、聚”状态。体内血液凝固系统和纤维蛋 白溶解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血瘀证患者 这种平衡多为失调,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溶酶活性降 低,易形成血栓[56‘371。
2. 抗血栓形成血瘀证常表现为血栓闭塞性疾 病。研究表明,许多活血化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血栓形成过程,首先是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随后启动凝血机制,在各种凝血因子参与下,形成纤维蛋 白,敢终导致血栓形成。活血化瘀药能改莕血液流变学特性,减少血小板的粘若和聚集,还可降低血小板的衣面 活性,进而发挥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
6. 改善微循环临床上血瘀证常表现有微循环障 碍。研究表明,许多活血化瘀药都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 用。
活血化瘀药能改#傲循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①改箬微血流:表现为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这可 能是由于改奔了血液流变学特性而产生的间接影响。 ②改善微血管状态:表现为解除微血笄痉孪,减轻微循环 内红细胞的瘀滞和汇集,使微血管瘀血减少或消失,微血 管轮廓淸晰、形态趋向正常。③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
活血化瘀药除了应用在血瘀症相关疾病方面的治疗 上,还在原发忭骨质疏松的治疗中起到了東要的作用。 补肾、健脾和活血化瘀方药的比较性研究发现,活血 化瘀方药有明显延缓去势大鼠引起的背M丢失的作用。 补肾活血中药对于去势及老年SD大鼠的骨庾疏松有明 显的防治作用[401。有临床研究采用辨证分型方法治疗 骨质疏松,各型均加用活血祛瘀药物(丹参、红花等),使 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不仅使瘀血症状得以改售,而且使肾 虚症状得以显著改#,而对照组对血瘀症状毫无改善,对 肾虚症状亦不显著1<1]。药理研究衣明活血化瘀中药不 仅可以改苒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间接防治骨质疏松,丹 参、牛膝等都具有类性激素作用,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及其 受体水平来防治骨质疏松,牛膝、续断、丹参还直接参与 钙的代谢。此外,活血化瘀对扶正补虚还具有明显的增 效作用[42]。说明血瘀在骨质疏松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 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告诉我门活血化瘀垃防治原发性骨 质疏松的重要环节。瘀血致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常常截然相反,现代 医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瘀血方面的研究日埭完#, 理论也在不断的丰亩,怛在真正模拟中医所说的瘀血上 尚需进一步提高,只存这样标准化的证治才能产生。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研发定量CT QCT骨密度体模软件分析系统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
地址 : 成都市静康路536号
- 上一篇:脏腑气血津液骨质疏松与QCT骨密度软件体模检测 2022/5/31
- 下一篇:脾、骨质疏松与QCT骨密度软件体模检测 20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