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lc和C肋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临床意义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HbAlc和C肋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临床意义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对HbAlc和C-肽检测在2型糖尿病(DM)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至2012 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对其分别进行HbAlc C-肽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HbAlc检测水平高于健康组,C-肽检测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且2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尸<0.05)。结 论HbAlc和C-肽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人们的生 活方式也在发生不断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 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作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的“金标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监控的应用中糖化 血红蛋白(HbA1c)已成为一种趋势[1]。本次研究的主要 目的是对HbAlc和C肽检测在2型糖尿病(DM)中的 临床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从而为今后的临床诊疗 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汇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 病患者9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糖尿病组中包括 男57例,女41例;年龄36〜84岁之间,平均(57±12.28) 岁;病程2〜21年,平均(12±6.17)年。健康组包括男 56名,女44名,年龄34〜82岁之间,平均(55±12.31) 岁。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病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 义(尸>0.05),具有可比性。筛选研究对象时将近3个月 内低血糖反复发作、感染、肝功不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急性代谢紊乱、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心力衰竭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者予以剔除。
1.2方法对98例糖尿病组患者和100例健康组志愿 者分别进行HbAlc和C-肽水平检测,而后将检测结果进 行统计,并作以比较分析。HbAlc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 C-肽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检测法。
1.3统计学方法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疋 ±5),计数资料采用f检验,组间对比采用Z2检验,尸<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发现,糖尿病组患者的HbAlc检测水平高于 健康组,C-肽检测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且2组检测结 果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尸<0.05)。详 见表1。
表1 2组研究对象的HbAlc与C-肽检测结果比较(疋
组别 |
例数 |
HbAlc(%) |
FC-P(ug/L) |
2hC-P(ug/L) |
健康组 |
100 |
5.28±0.59 |
3.14±0.21 |
8.62 ±1.63 |
糖尿病组 |
98 |
8.03±0.81 |
2.18±0.29 |
4.59±2.51 |
P |
-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中医学将糖尿病归为“消渴”范畴,“消渴”的病机
为津液耗伤,其成因为饮酒、房劳、肥甘厚味,分析其 诱因当有轻重之别。文献记载,消渴发病多为壮年,此 期肾气已衰,肾之阴阳渐渐失调,故认为所有导致肾之 阴阳失调的因素均可为其病因[2]。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 原因为胰岛细胞功能发生缺陷以及胰岛素抵抗,患者的 血糖水平发生升高的程度为细胞功能最为直接的一种反 映[3]。由于血糖水平发生显著升高会导致细胞胰岛素的 分泌也由此而发生增多,然而患者的血糖升高到一定程 度的时候反而会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胰岛 素的分泌量降低,该症状为高糖毒性。在2002年美国糖 尿病学会(ADA)把HbA1c作为对血糖进行控制的一个 “金指标”。C-肽是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原在酶的水解作用 下而生成的,该物质不会受到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所 以C肽作为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的评价指标相对于胰岛 素而言更加具有可信性[4]。
糖尿病代谢性疾病,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对于糖尿 病的诊治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能对一段时期内的平 均血糖控制水平进行评价[5]。HbA1c为血液中葡萄糖游 离醛基同血红蛋白游离氨基所产生的非酶缩合产物,该 物质的含量高低能够对患者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 予以反映,不会受到血糖临时变动以及急性变化等因素 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糖尿病组患者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健 康组,而FC-P和2hC-P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组,且2 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尸<0.05)。这 一结果表明,HbA1c为对糖尿病病情进行观察的一个相 对较稳定的指标,将HbA1c、C-肽以及常规血糖监测方 法进行有机结合,会对指导糖尿病患者以及医生制定合 理的治疗方案产生重要意义。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多种糖尿病及并发症早期无创检测诊断系统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 13398187118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
地址 : 成都市静康路536号
- 上一篇:HbAlc——糖尿病诊断新指标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2022/6/15
- 下一篇:HbAlC用于糖尿病诊断筛查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20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