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检测技术回顾性分析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糖尿病检测技术回顾性分析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摘要:糖尿病(dmbetes)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近几十年,全球糖尿病 患者的人数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治疗目 前尚无特效方法,且能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检测技术。 关键词:糖尿病检测;检测技术;糖代谢紊乱;内分泌代谢疾病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 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 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 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 等而引发的糖 、蛋白质 、脂肪 、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 代谢紊乱综合征。近几十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以惊 人的速度迅速增长,2007年全球约2. 46亿人患有糖尿 病[1],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增长到3. 8亿,且大部 分集中于发展中国家[2]。在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 尿病学分会对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48 431名20岁以上 人群进行糖尿病的筛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的患病率分别为9. 7%和15. 5%,估计中国受糖尿病影响的 人群达到9 300万人,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 主要公共卫生问题[3]。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 且能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早期预防显得尤其重要。笔者 现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血糖
反映胰岛素分泌和生物学效应最简捷、可靠的指标是 血糖水平。最近,美国糖尿病诊断和分类专家委员会根据 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结果,提出将FPG的正常上限由 6. 1mmol/L下调为 5. 6mmol/L (当 FPG〉5. 6mmol/L 时 DM危险性明显增加),即目前ADA的IFG的定义是FPG 为5. 6〜6. 9mmol/L,此改动已作为2004年“实用临床建 议”正式公布。王恒,罗森林等[4]从2001年2-9月北京市 西城区和海淀区科研院所17 946人的整群抽样横断面健康 调查,从中筛选出17 072条有效数据。综合选用数据挖掘 中的EM聚类算法和C4. 5分类算法,设计并进行了_系列 以研究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与血糖变化关系为目的的 实验。研究发现了新的血糖门限值5. 26和未发病门限值 4. 28,发现和验证了影响最大的8个重要发病危险因素及 其对应的_系列重要临界值,定性定量相结合地给出了各
个重要发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在血糖值不同预警门限值 下的变化关系等。通过不同研究,我们认为4. 28〜5. 6mmol/L可以作为糖尿病亚健康诊断标准。
2糖化血红蛋白(HbAlc)
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天,在细胞死亡前,血 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含量会保持相对稳定。因此, HbAlc水平反映的是检测前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其与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药物等因素无关,被国 际上公认为血糖监控的“金指标”。在正常血糖水平情况 下,只有4%〜6%的血红蛋白被糖化,所以HbAlc的正常 值是4%〜6%,血糖水平持续长时间地升高是导致HbAlc 升高的主要原因。作为评价患者血糖控制的常用指标的 HbA1c,能反映患者较长时期(近3个月)的血糖水平。 HbA1c高低和糖尿病相关慢性合并症的发生风险紧密相 关,HbA1c升高,发生风险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深圳地区健 康人群HbA1c总体参考区间为4. 5%〜6. 1%[5]。
3胰岛素抵抗及P-细胞功能评价
王爱萍、刘超等[6]选择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 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50百分位点将患者分为两 组:胰岛素相对敏感组和胰岛素相对抵抗组比较体重指数、 腰臀比(WHR)、血压、血生化学检查等指标。用年龄〉40 岁、<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做对照组。结果显示两组老 年患者在BMI、WHR、收缩压、甘油三脂、空腹胰岛素差异 具有显著性。多线性回归分析后,只有腰臀比、收缩压、甘 油三脂、空腹胰岛素、HOMA-IR存在统计学差异。老年患 者与对照组相比,IR发生率明显增加。IR与老年2型糖尿 病密切相关,是临床防治糖尿病的重要靶点。
4睾酮
此前,内分泌学会在年会上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实验 结果:餐后血糖水平的迅速增加,可使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
下降1/4左右。此项研究共有74名男性,其中42名血糖正 常,23名为糖尿病早期症状,以及9名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 患者。此次实验中,让参加试验的人,首先喝完含75g葡萄 糖的糖水,糖水能使其血糖的水平迅速升高,然后对其进行 睾酮水平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糖尿病患者,在饮 糖水后受试者血液中的肇酮水平均下降了将近1/4。在摄 入葡萄糖后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结果是试验前66 名肇酮水平正常的人中,有15%的人在试验中出现了低肇 酮水平(性腺机能减退)的情况。谢荣荣等[7]对糖尿病组60 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男性非糖尿病51人测定睾 酮(丁丁),通过计算游离睾酮指数(Free Testosterone Index, FTI)表示游离睾酮(FT),计算方法为丁丁/SHBG。糖尿病 组及对照组中FTI值均同年龄显著负相关,随年龄增加,糖 尿组游离睾酮水平下降更为明显。证实糖尿病组同对照组 相比丁丁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男性50岁以后睾酮的分泌 逐渐下降,由于大多数睾酮是同血清蛋白结合的,F丁的浓 度下降更为明显。本研究显示,男性糖尿病患者中F丁水平 随年龄增加下降显著,同非糖尿病人相比更为明显。睾酮 水平可作为糖尿病的监测指标。
5血清铁蛋白(SF)
作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其在体内含量的 高低对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清铁 蛋白(serum ferritin,SF)是反映机体铁贮存情况的标志,是 判断体内铁缺乏及铁超负荷的指标。龙泉惠、肖勇等[8]测 定并比较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铁 蛋白。通过分析可知,SF水平升高即体内储存铁过多是2 型糖尿病形成和进展的危险因素之_,并且SF可以预测2 型糖尿病代谢控制程度,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诊治提供新 途径。刘志梅、林东源等[9]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 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铁蛋白(SF)。糖 尿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糖尿病 组的血清铁蛋白为(390. 18±110. 52),对照组为(219. 21士 69.72)。推测认为SF可能是临床评价胰岛素抵抗的指标 之一;SF与2型糖尿病明显相关,SF与2型糖尿病之间可 能通过胰岛素抵抗来介导;SF水平的升高可预测2型糖尿 病的发生。
6维生素
维生素D可以通过调节胰岛|3细胞内的维生素D受体 (VDR)以及胰腺组织中的维生素D依赖的钙结合蛋白 (DBP)促进卩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体内外研究均表明, 维生素D是生理条件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以及维持 正常糖耐量的必需物质[10]。谷伟军、陆菊明等[11]测定新发 糖尿病组(丁2 M D,3 0例)、糖耐量低减组(IG T,3 5例)、对照 组即正常糖耐量组(NGT,40例)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 叶酸和维生素B12在NGT、IGT、DM各组中依次降低,随 着糖耐量的恶化,可能与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及胰岛素 抵抗的加重有关。
7 OGTT检测
因为要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对人体有一定伤害,临床 _般用于可疑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 诊断标准时,为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可以采用OGT丁试验 进行鉴别诊断。按一般常规,在FBG>6. 1mmol/L或 2hBG> 7. 8mmol/L又不够诊断标准时必须行OG丁丁检 查,以明确是DM、IG丁还是IFG。但若将OG丁丁的FBG
标准或2hBG标准分别下调至5. 8mmol/L和6. 7mmol/L, 在下调的范围内仍可检出部分DM和较多的IG丁患者[12], 甚至2hBG在6. 11〜6. 67mmol/L之间还可检出DM和 IG丁患者[13]。表明要早期发现DM,应将OG丁丁的FBG标 准及2hBG标准适度下调。我国徐向进等研究发现[14],老 年人群理想的FPG切点为5. 5mmol/L,此切点的灵敏度及 特异度分别为59. 2%和85. 1%。为了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早 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健康筛查必须结合糖耐量试验。
8 C反应蛋白
陈小燕、周志广等[15]前瞻性观察新诊丁2DM患者(n = 161)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血糖、血压及血脂等多因素干 预1年后hsC-RP(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变化。亚健康AS组 基线hsC-RP高于无AS组;干预1年无AS组hsC-RP较基 础值降低(P<0. 01),亚健康AS组无此改变。hsC-RP处 于上四分位数区间组亚健康AS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因 此,轻度升高的hsC-RP能在多因素干预条件下预测新诊 丁2DM亚健康AS发生的风险。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多种糖尿病及并发症早期无创检测诊断系统
研发生产无创糖尿病及并发症早期检测诊断仪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 13398187118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
地址 : 成都市静康路536号
- 上一篇:糖尿病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分析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2022/6/17
- 下一篇:糖尿病检测便携式设备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202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