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临床意义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分析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临床意义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方法
糖尿病目前已是跃居全球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第5位 死因)的疾病之一[1],发达国家高达2%~5%,而我国糖尿病 的发病率亦达2%~3%,并且每年还以I1&的速度增长。糖 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 平,但餐后血糖增高或糖耐量异常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本 实验对180例患者进行糖耐量实验同时进行葡萄糖C-肽、 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其葡萄糖C-肽、胰岛素和糖化血红 蛋白(HbAlc)水平,旨在发现餐后血糖在糖尿病控制中的重 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丄1对象:我院2007年1月至2008月2月门诊和住院的 糖尿病患者[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确诊]18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龄(54±13) 岁。根据空腹血糖结果将180例患者分为2组,空腹血糖正 常组120例,空腹血糖不正常组60例。健康对照者是来我院 健康体检者,排除了心、脑、肾等疾病,共80名,其中男性40 名,女性40名,平均年龄(51±10)岁。
1丄2仪器与试剂:血糖测定仪器为Hitachi 7170全自动生 化分析仪,胰岛素、C肽测定仪器为北京科美KPS-KM。 HbA1c测定试剂、胰岛素、葡萄糖C-肽测定试剂、血糖测定试 剂分别由北京柏定生物有限公司和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血糖测定采用己糖激酶法,胰岛素、葡萄糖C-肽测定为 化学发光法,HbA1c测定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光光度计法。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 验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血糖和葡萄糖C-肽、胰岛素检测结果:糖耐量结果及血 清葡萄糖C-肽、胰岛素测定结果见表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结果明显升高,特别是餐后2 h血糖与 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葡萄糖C-肽、胰岛 素测定结果,除空腹结果P<0.05,其余均P<0.001,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血糖浓度是调节葡萄糖C-肽、胰岛素分泌的最重 要因素,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C-肽、胰岛素分泌明显增 加,当血糖浓度下降至正常水平时,葡萄糖C-肽、胰岛素分泌 也迅速恢复到基础水平,曲线高峰到0.5 h,然后曲线快速下 降。而糖尿病组高血糖刺激葡萄糖C-肽、胰岛素的分泌,且曲 线高峰均延迟在1 h或2 h,曲线达高峰后下降不明显。
表1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血清 胰岛素和葡萄糖C-肽测定结果(x±s)
组别 |
例数 |
|
血糖(n |
imol/L ) |
|
空腹 |
餐后0.5h |
餐后1h |
餐后 2 h |
||
空腹正常组 |
120 |
5.5±1.3 |
7.7±1.81} |
8.5±2.11} |
10.1 ±2.&) |
空腹高值组 |
60 |
8.7±1.舻 |
10.5±1.T) |
12.8 ±2.51} |
19.7±3.P) |
健康对照组 |
80 |
4.6±0.7 |
6.3±1.0 |
6.5±1.5 |
5.3±0.9 |
组别 |
例数 |
|
胰岛素值(mU/L) |
|
|
空腹 |
餐后0.5h |
餐后 1 h |
餐后 2 h |
||
空腹正常组 |
120 |
12±6 |
78±47 |
94±621} |
96±43 |
空腹高值组 |
! 60 |
41±181} |
94±752 |
106±782) |
115±77) |
健康对照组 |
! 80 |
12±7 |
60±25 |
41 ±22 |
22±11 |
组别 |
例数 |
|
葡萄糖C-肽值(滋g/L) |
|
|
空腹 |
餐后0.5h |
餐后 1 h |
餐后 2 h |
||
空腹正常组 |
120 |
1.7±0.8 |
3.6±1.4 |
5.1±2.0» |
6.6±2.41} |
空腹高值组 |
! 60 |
2.8±1.61} |
4.7±2.32) |
6.3±2.9) |
8.9±3.42) |
健康对照组 |
! 80 |
1.4±0.6 |
2.9±1.3 |
2.1±1.1 |
1.7±0.9 |
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与对照组比较P<0.001
2.2 HbA1c检测结果: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HbA1c,与正常 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HbA1c测定结果(x±s)
组别 |
例数 |
HbA1c(%〇 |
空腹正常组 |
120 |
7.7±1.51} |
空腹高值组 |
60 |
11.2±1.8) |
健康对照组 |
80 |
4.8±0.6 |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 |
3讨 论
与空腹血糖主要受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和肝脏葡萄糖输出 的影响不同,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早期的胰岛素 分泌相,胰升糖素的分泌,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胰岛素的敏 感性,餐前血糖水平,进食的种类和时间,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功能等。由表1可看出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餐后胰岛素的分 泌发生了损害,胰岛素分泌峰值延迟,肝糖产生及周围组织糖 利用异常,导致餐后血糖持续升高。2型糖尿病早期以餐后血 糖升高为主,以餐后血糖作为诊断依据,可以使更多的糖耐量 异常(GT)和糖尿病患者及时得到诊断。在中国的人群调查 中,单纯采用空腹血糖诊断,漏诊多达60%~75%的IGT和约 50%的糖尿病患者,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2,3]。糖尿病的病理学特征是机体维持血糖稳定的能力降低,其实质是胰 岛素分泌胰岛素绝对和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的紊乱。而糖 尿病患者B细胞分泌胰岛素第一相缺乏,第二相推迟。这是 因为葡萄糖的毒性作用是发生在血糖水平超过一定程度之 后的。虽然葡萄糖是B细胞合成胰岛素最强有力的刺激因 子,但长期的高血糖使胰岛素需求不断增加,B细胞处于持续 活化状态,从而出现B细胞耗竭及葡萄糖失敏感。同时长期 的高血糖会加速B细胞凋亡,使有能力的B细胞数量减少。 在一定范围内血糖、血浆胰岛素、葡萄糖C-肽随着血糖升高 而升高,但血糖超过一定限度后,更高的血糖水平却导致血 浆胰岛素、葡萄糖C-肽水平下降,胰岛素的分泌呈现倒U字 型曲线。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HbAlc是血液 中葡萄糖游离醛基与血红蛋白游离氨基间的非酶缩合产物, 体内葡萄糖不断与其结合,并随着血糖变化而变化,其结合 过程是缓慢、持续且不可逆的过程,其含量高低与红细胞接 触的血糖水平,葡萄糖浓度增高,HbAlc也随之增多;葡萄糖 浓度下降,HbAlc亦随之下降,持续时间与细胞寿命的长短 呈正相关,可反映患者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4气目前认 为HbA1c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理想指标, 它能够反映患者过去6~8周的总体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 频繁的血糖波动,会造成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和胰岛B细 胞的损伤。HbA1c在较低水平时,主要受空腹血糖水平的影 响,而在较高的状态下,餐后血糖发挥了更大的贡献,由于餐 后血糖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将更有利于HbA1c的 达标,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病死率,改善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HbA1c测定不 受饮食的影响,不受血糖浓度的暂时影响,可随时抽血检测, 而空腹血糖只能反映瞬时的血糖高低,不能反映过去的血糖 水平。故认为HbA1c是糖尿病诊断、估计临床治疗效果、监测 治疗适应性及协助判断预后的较好指标,其检测明显优于血 糖检测[6]。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重视高危 人群的筛查;积极开展糖尿病教育;对已经出现IGT或糖尿病 的患者,如果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则进行积极治疗。恢复胰岛素 早期分泌后可明显改善餐后血糖。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 要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A1c都作为治疗达标的目标。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多种糖尿病及并发症早期无创检测诊断系统
网址:http:// www.qctqct.cn
手机 : 13072875151 13398187118传真 :028-65830598
市场部电话 :028-65830598 028-67708638 83190122
在线 QQ:110480527 联系人 : 王先生
邮箱:samwangcn@126.com
地址 : 成都市静康路536号
- 上一篇:多种无创检测方法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硬化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 2022/6/15
- 下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均应做肾脏病变筛查与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诊断 2022/6/15